主题词:新能源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5万亿出炉:新能源汽车有多少想像

2010-07-22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7月21日,中炬高新(7.67,-0.09,-1.16%)开盘5分钟即冲上涨停。作为券商研究机构定义中的“镍氢汽车动力电池的先行者”,强势上涨的背后正是该概念和政策利好的双重作用。

    7月21日,中炬高新(7.67,-0.09,-1.16%)开盘5分钟即冲上涨停。作为券商研究机构定义中的“镍氢汽车动力电池的先行者”,强势上涨的背后正是该概念和政策利好的双重作用。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引起了市场充分的关注。”上海某券商的一位知名分析师在一个小型的投资见面会上表示,“动力电池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一个细分产业。它的广阔应用空间和市场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潜力是无限的。”

  据统计,200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有9800辆,而当年共实现1000多万辆的汽车总销量,而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目标,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15年将达到50 万辆。

  “新增5万亿的巨额投资中,我们预计至少有1万亿将被分配到新能源汽车中。”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

  “以往大家期望的三年10倍的牛股不可能在传统产业中产生,目前新能源发展的产业格局和态势决定,相关行业必然能成就一批明星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向记者表示说。

  减排效果显著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就是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大。据发电公司推算: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为1度电0.38千克,汽油为1升2.32千克。以每年行驶3万公里计算,电动汽车行驶150公里需要21.2度电,故其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是1600千克。而汽油车燃烧1升油大致能跑15.8公里,其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400千克。

  但从直观上来说,新能源汽车似乎离普通人还很远,为数不多的产品、高昂的价格、尚不完善的配套设置,都是强大的阻碍。

  在已经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中,价格最低的是比亚迪F3DM低碳版,目前售价16.98万元。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可以获得一台配置很好的中级轿车。

  显然,如果缺乏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较高的生产成本将导致行业发展缓慢。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试点城市为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

  如果能够获得5万元的政府补贴,那么11.98万元的价格已经接近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水平,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因素,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明朗而有了转机。

  另外,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到70美元后,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开始显现。未来良好的节油特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购理由。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预计,到2012年,新能源车的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按每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7万元,正极磷酸铁锂材料52公斤,负极材料41公斤,电解液40公斤计算。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将带动5.2万吨正极材料,4.1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的需求。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这将是一个总产值700亿元的大蛋糕。

  铁电池的未来

  车用新能源的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命尽量长。

  “我们最看好的是动力电池,但是,好像风险最高的也是动力电池。”上海一位阳光信托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据介绍,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电池发展路径被公认为:镍氢——锂电——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因为成本的问题,目前不被看好。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选择采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许多知名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如美国福特、克莱斯勒,日本丰田、三菱、日产、韩国现代、法国Courreges、Ventury等。除此之外,国内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等车企也纷纷在自己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动力锂电池。

  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上游镍矿开采商有吉恩镍业(19.89,0.16,0.81%),而中游生产镍氢电池材料的国内上市公司包括金瑞科技(12.30,-0.26,-2.07%)(正极材料球型氢氧化镍)、厦门钨业(20.31,0.58,2.94%)和包钢稀土(39.50,0.96,2.49%)(负极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粉),其中厦门钨业是国内镍氢电池贮氢粉生产的龙头企业,下游厂商中,国内具有镍氢动力电池生产能力或计划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包括春兰集团、科力远(13.47,0.23,1.74%)、中炬高新、湖南神舟、凯恩股份(13.15,-0.13,-0.98%)等。

  “如果大家听到哪个科研院所掌握一些比较好的电池生产技术,甚至仅仅是有了一些课题研发积累,马上就有很多上市公司、PE基金找过去,寻求合作。”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

  巨大的市场、相对明朗的产业政策,吸引着大量的投资资金进入动力电池行业。

  据记者简单统计,两市有5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已经介入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中。比如在电池产业链目前的产能比较中,由于进入壁垒较高,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能是最小的,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看好的一个环节。目前生产正极材料的企业主要有:中国宝安(9.46,-0.02,-0.21%)、中信国安(11.30,-0.04,-0.35%)和杉杉股份(16.84,-0.26,-1.52%)、比亚迪。

  但让公募、私募经理困惑的问题是,“实验室风险太高。”如果有一种技术在未来突然出现,那么我所有的投资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即技术进步产生的替代作用很可能将先期进入投资的企业产生巨大损失。

  曾经引起股神巴菲特青睐的中国企业比亚迪,就是因为电动车技术而风头日盛。据称,其即将大规模量产的动力电池,既不是镍氢电池,也不是锂电池,而是铁电池。

  这将是汽车动力电池的颠覆者么?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00722/04168341596.s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