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服装

品牌服装流行变种 换个洋脸生意好做

2013-07-23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外国模特的海报、标榜异国风格的设计、来自另一半球的品牌故事……当这些“洋”元素不断出现在郑小姐一直关注的某服装品牌上,她不禁直呼:“明明就是本土品牌。”

  昔日家门口的服装品牌,如今很难辨别它的“出身”。包装或伪装成假洋品牌,成为服装行业的“流行病”。怪罪消费者崇洋的同时,国产品牌缺乏竞争力、监管不力等也是病因。不过,揭开洋品牌的伪装面目,消费者的认可度就会大打折扣。

  本土品牌爱披洋马甲

  外国模特的海报、标榜异国风格的设计、来自另一半球的品牌故事……当这些“洋”元素不断出现在郑小姐一直关注的某服装品牌上,她不禁直呼:“明明就是本土品牌。”

  郑小姐已不记得,何时起这个本土品牌贴上了众多的洋标签,但她留意到,自从有了这些洋元素之后,该品牌服装的售价“一路飙升”,而身边从前很少关注该品牌的朋友,也开始误会这是个“舶来品”。

  事实上,郑小姐的“发现”,在当下的服装品牌中,已非个案。在日前江苏泰州工商部门调查的236个服装品牌中,7成以上品牌都是“洋名字”,且从商铺logo、服装吊牌、宣传画册到店员介绍都透露“洋品牌”的痕迹。

  从假冒到变装 招数升级

  在前述调查中,有关部门查处假洋品牌案件84起,其中服装类37起,成为假洋品牌的重灾区。不少假洋品牌实为国内注册、生产,却打着国外进口的幌子。例如,“尤尼克斯”运动袜,标注“产地日本”,实为内地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假洋品牌已不再是简单的“冒牌”,而是使尽招数、变法包装。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假洋品牌大致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在境外注册商标,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在国内完成;二是境外注册商标,设计、原材料从国外引进,产品生产则在国内完成;三是国外注册商标并生产后,转销国内。

  市场需求是诱因

  对于市场上“看起来”、“听起来”、“感觉上”像洋品牌的假洋品牌,中国市场学会品牌委常务理事吴之分析,消费者倾向于洋品牌,因为市场发展过程中,洋品牌代表安全、可信等。洋品牌的供给不足、价格昂贵在业内看来,也是国内企业“伪装”以谋取利润的诱因。

  曾对品牌进行研究并著有《大牌密码》的作家范军分析,另一原因是国产品牌,缺乏竞争力。这样的“伪装”在范军看来不利于国内服装业的发展:“没有自己的品牌,最后什么也没有剩下。”吴之指出,监管不力也是导致企业“摸着石头过河”,伪装洋品牌的温床。

  “加一些外国元素,价钱越来越高,身边买的人反而越来越多。”郑小姐发现前述服装品牌消费者越来越多,但她表示,面对与真正洋品牌差不多的标价,又明知是“本地嘢”,她不会再购买该品牌。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