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纺织服装

高邮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顽强崛起

2011-11-18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1年以来,受国外市场低迷影响,纺织服装企业出现了订单减少的问题,加上劳动力等成本的持续上升,国内不少纺企均陷入困境。在一片看衰声中,高邮服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改造以及管理创新,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1年以来,受国外市场低迷影响,纺织服装企业出现了订单减少的问题,加上劳动力等成本的持续上升,国内不少纺企均陷入困境。在一片看衰声中,高邮服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改造以及管理创新,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高邮市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明显加快。至2010年底,纺织服装行业共有各类企业近500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8%;拥有员工4.5万多人,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26%以上;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近20%。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高邮工业的重要支柱。


  
  技改破解用工成本难题
  
  在服装订单少、用工成本大幅上涨、出口受阻的严峻形势下,高邮神游羽绒制衣有限公司却逆势上扬,连续3年销售增长50%。
  
  在神游的生产车间,看到机工们使用的平缝机上端都有一个电脑显示屏,看起来很是新奇。据公司总经理刘尚斌介绍,与传统平缝机相比,这种全自动电脑平缝机速度更快,平均每台每天的产量比以前增加0.5件,一年下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达20%以上。
  
  刘总透露,神游公司去年投入500多万元,引进了CAD制版系统,改造车间照明节能系统、智能防盗监控系统和信息化电脑办公系统,更新750台全自动节能直驱电脑缝纫设备,仅设备更新就节约用工100多人。“尽管技术改造投入巨大,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达20%,总体算下来,工人薪水增长了15%,我还留有5%的空间抵御成本上涨,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何乐而不为!”刘尚斌道出了自己企业保持旺盛增长的秘诀。
  
  而高邮纺织小巨人——扬州亿泰纺织有限公司,同样在技改上尝到了甜头。公司党委书记王金荣表示,公司花费5000万元巨资从印度进口了28台郎维细纱机,这种细纱机为电脑控制的全自动产品,以前需要100名工人打理的纺纱机,现在只需要17人,质量更是得到很大提升。王书记笑着说:“在棉纱市场上,我们的产品虽比同类产品每吨贵上3000元,但客户也愿意掏钱,就是因为看中我们的质量!”
  
  他表示,尽管同行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关门,部分大企业被迫减产,但亿泰从未因产品无销路而停产,2011年销售预计达到3.08亿元,比2010年增长5000多万元。
  
  管理创新保持企业竞争力
  
  在高邮服装行业里,刘尚斌曾经被业内讥笑为“学院派”,很多当地土老板对他整天挂在嘴里的“表格”、“流程”等名词不屑一顾。但现实是残酷的,这些土老板在管理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始终没能走出曾经的高邮模式,也因此面临企业亏损的困境。
  
  刘尚斌表示,以前高邮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模式是“上半年老板养工人,下半年工人养老板”。这是因为高邮服装企业长期依赖出口订单,上半年是出口淡季,老板养着工人,下半年订单旺季来临,老板才开始真正赚钱。但今年的出口订单少得可怜,从管理创新上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显得十分迫切。
  
  刘尚斌认为,管理就是有效表格的传递。在神游,刘尚斌亲自设计了企业质量控制流程表,提出公司零库存、零损耗。一年下来,他欣喜地发现,以前每生产一万件服装,瑕疵件有200件左右,如今已经控制在20件左右,部分产品甚至连一件瑕疵品都没有。
  
  而在广东等地服装企业普遍流行的计件工资制度,神游没有照搬,而是使用了计时为主的工资制度。刘尚斌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高邮服装企业以本地工为主,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用工不稳。在神游,从不加班,也不拖班,生产节奏明显加快。刘尚斌的管理创新终于得到了当地土老板的认同,如今已经有好几家当地企业愿意请他全面介入,全程管理,求得市场突破。
  
  高邮经信委负责人陶银透露,高邮服装企业在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创新,如神游的设计团队每年可以推出600个款式的服装,亿泰新创的竹纤维服装已经逐步成为公司利润增长源泉。在这些龙头企业带领下,今年1—9月份,该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0亿元。高邮市委书记丁一表示,该市将依托现有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加快实现由代加工向自主经营、由贴牌向自主品牌、由制造名城向创造名城的跃升。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