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纺织原料

纺织原料四面楚歌中国如何重掌定价权

2011-04-26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1年一季度,在棉花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化纤产品价格虽有跟涨,但总体涨幅小于原料涨幅,成本压力不可能完全转移到下游。正因为如此,在化纤价格上涨的同时,化纤企业的利润出现了较快萎缩,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对于产业链上游涨价向下传递困难这一事实,业内人士解读为“相关定价机制存在问题”。

  近年来,铁矿石价格变动的消息多次挑动国人的神经。铁矿石谈判的一再失利,让人们备感“国际贸易定价权”缺失之痛。其实,缺失定价权的何止铁矿石这一个产品、一个行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直言:“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
  
  中国“制造大国”、“纺织大国”的身份早已无可争议。随着自身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产能多年来不间断地向中国转移,中国纺织化纤产业在量上的绝对优势无人可以撼动。2010年,国内化纤完成产量为3089.70万吨,占世界化纤产量的比重达到64%;其中涤纶产量2513万吨,占世界涤纶总产量的比例高达70%;锦纶、氨纶、粘胶纤维等化纤品种,也各自占据或超过世界相关品种的半壁江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纺织化纤超级大国,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诸多方面,定价权却极其有限。
  
  “身不由己”说价格
  
  在最近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玉林对粘胶行情颇为无奈。据他介绍,粘胶纤维原料浆粕的制浆成本,原来是5000~6000元/吨,但现在涨到了8000元/吨,而随着棉花价格的快速波动,粘胶纤维价格从2.8万元/吨下降到2.4万元/吨仅用了几天时间,企业的经营风险可想而知。
  
  陈玉林在化纤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是粘胶纤维行业公认的老前辈。早在一年前,在白鹭化纤建厂50周年庆典上陈玉林说,他就对粘胶原料的长期匮乏和国内企业微弱的定价权深有感触。陈玉林表示,全球粘胶长丝产能为30多万吨,中国就拥有20万吨以上的产能。但这种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为国内企业争取到充分的议价权。以90%以上依赖进口的木浆粕为例,国外生产成本约为600美元/吨,但近期销售价格已高达2600美元/吨以上,国内企业却没有权利说“不”。
  
  2011年3月在上海的某次论坛上,来自“中国毛绒名城”慈溪的人士,急切呼吁国内腈纶企业研发生产替代进口的腈纶产品,让他们不再忍受原料之苦。据介绍,由于供需矛盾突出,自日本进口的扁平腈纶价格,在1年多时间里从2万元/吨一路上涨至3.3万元/吨,部分产品甚至达到4万元/吨的高位,涨幅达44%~75%。同时,国内腈纶短纤与日本扁平腈纶的差价已接近8000元/吨。
  
  2011年一季度,在棉花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化纤产品价格虽有跟涨,但总体涨幅小于原料涨幅,成本压力不可能完全转移到下游。正因为如此,在化纤价格上涨的同时,化纤企业的利润出现了较快萎缩,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对于产业链上游涨价向下传递困难这一事实,业内人士解读为“相关定价机制存在问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