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纺织

纺织业迎来升级换代新机遇

2010-05-17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行业的复苏不是简单的恢复原有水平,而是要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升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提升,土地成本提升,环境、资源、能源等压力,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纺织业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行业的复苏不是简单的恢复原有水平,而是要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升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提升,土地成本提升,环境、资源、能源等压力,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纺织业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兰精集团与柯恩纤维公司的战略合作聚焦了业界眼球,人们关注的焦点锁定的是一种即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的创新型功能纤维。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兰精集团同柯恩纤维公司合作推出的Viloft新型纤维,可以设计出具有极佳保暖性的纺织面料,被誉为是纤维领域的一次革命。对比Viloft纤维针织物和纯棉针织物的保暖性能,可以发现前者的保暖性要高出30%左右。

    这纤维领域的小小革命,给业界带来的却是对落后产能的冲击。兰精集团纺织纤维事业部全球市场总监DieterEichinger博士说:“Viloft纤维的面市,表面看是兰精为全球纺织品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纤维技术解决方案,但实质上是在向全球纺织同业者宣告:纺织业惟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淘汰落后产能。”

  结构调整:瞄准落后产能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应对后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就是减产升级,控制低水平纺纱、织布、染整生产能力的增长,鼓励优势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看来,行业的复苏不是简单的恢复原有水平,而是要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升级。他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竞相争夺技术制高点,中国纺织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提升、土地成本提升、环境、资源、能源等压力,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纺织业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他说:“中国纺织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要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大力推动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和品牌对纺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中国纺织行业部分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依旧存在,随着内销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显。以棉纺企业为例,企业效益下降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低,而生产效率低主要是由于落后技术装备还有相当的比重。目前,“三无一精”技术装备的占有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清梳联比重国内为42%,国际水平为60%;自动络筒机国内为53%,国际为95%;无梭织机国内为42%,国际为80%以上。欧洲棉纺万锭用工在30人以下,而我国平均在150人左右,由此导致的生产成本高,制约了行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同时产品品种不能完全适应高端市场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高档针织品及高档机织物用纱、坯布的需求。棉纺行业技术装备的现状也反映了整个纺织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振兴规划:探索创新之路《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特别强调,淘汰落后产能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11年,要淘汰75亿米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万吨化纤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棉纺、毛纺落后产能。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杜钰洲对于纺织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喻。“2009年是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最大的一年,既是政策鞭策,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郑植艺介绍,2009年化纤业一共淘汰137.2万吨落后产能,力度前所未有。以聚酯行业为例,目前行业门槛至少是日产900吨或者1200吨的项目。这使得年产30万至40万吨的企业,能耗水平下降20%,综合成本下降15%。“而且这种技术进步还使我国化纤产品结构差别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增幅创历史新高。”

    淘汰落后产能后,资本不仅没有离开纺织行业,而且转向了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据悉,一吨竹纤维比现在普通的棉浆纤维能多卖5000元到6000元,而成本却低2000多元,一吨碳纤维则能增加利润20万元。“同样产能的竹纤维,产值是普通纤维素纤维的1.5倍,而其毛利率是普通纤维素纤维的2倍。”河北吉藁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德武说,竹纤维最具创新意义的价值在于其原料的周转循环率是普通纤维素纤维的4至8倍。目前,我国在高新技术纤维方面已初具规模,基本满足了航空、航天、军工的急需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今年年初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如意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纺织业的创新能力。该技术的出现可以将纱支的细度提高到500支,为纺织面料超高支、轻薄化提供了可能。现在利用“如意纺”技术可以使羊绒面料比最薄的蚕丝面料还薄,这项技术让掌握纺织工艺最先进技术的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望尘莫及。不仅如此,依靠这一技术,以前不能大规模使用的木棉、汉麻,都可以纺出细纱,织出高档面料,包括过去难以利用的落地毛、落地棉等下脚料也得到了循环利用。国际羊毛局亚太区总裁帕斯卡森科夫评价:“如意纺”技术,突破的不仅仅是技术,是把中国的创新能力引向了世界。

    随着产业技术升级,纺织行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业界权威人士指出,《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绘出了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淘汰落后的设备和产能,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是纺织行业完成对自身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行调整,最终达到全面振兴的关键。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