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装企业的上市运动
上市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有了充足的资金。从已经在香港上市的运动品牌的业绩可以看出,当年李宁上市,募资4亿港元,安踏募资超过30亿港元、特步募资超20亿港元,而361°和匹克也分别募得18亿港元和17亿港元。大把的资金握在手里,让运动企业的发展雄心一下壮大。然而,企业发展真的只需要钱吗?对于未来,企业上市之后的道路似乎一点都不比之前走得轻松。
让我们来历数一下,运动企业究竟有多少已经实现了上市计划,除了香港股市的李宁、安踏、中国动向、特步、361°、匹克等6大品牌外,鸿星尔克、野力、鳄莱特分别在新加坡上市;鸿星沃登卡于今年5月在韩国上市;星泉鞋材在马来西亚上市。另外,还有喜得狼体育用品公司筹划于年底在马来西亚上市。而到明年,追求上市的运动品牌还有很多。据了解,仅泉州还有乔丹、金莱克、德尔惠、贵人鸟、喜得龙、美克等知名运动品牌都将在明年提出上市计划,整个运动产业的资本运营时代已经来临。
收购:多品牌路线知易行难
上市之后,众多企业不约而同都选择了走多品牌战略之路,而其中最方便的途径无疑是收购。
李宁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出击,市场布局雏形显现。
从2007年起,李宁就开始启动一系列的品牌收购,目前旗下已拥有5大品牌:李宁、红双喜、新动(Z-DO)、AIGLE以及LOTTO。其中,红双喜在中国地区的“乒羽领域”是具备高知名度的品牌,因此被收编后很快便突显品牌的赢利优势;意大利知名体育品牌LOTTO,在足球、网球领域均拥有世界级营销资源,帮助李宁开拓高端运动产品业务;定位中低端市场的“新动”,则可以去抢夺被“晋江系”蚕食的低价运动产品的市场份额;AIGLE是来自法国的知名户外品牌,李宁将其定位于户外运动领域。
7月,李宁对外宣布以1.65亿元作价收购凯胜(Kason)品牌羽毛球拍、运动服装及运动配件等业务。这是李宁成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赞助商后,在羽毛球专业领域的大手笔投入。
向上、向下纵向拓展产品线,同时横向补充产品种类,品牌均有各自清晰的市场定位。尽管,除红双喜外,这些品牌仍处在投入、整合阶段,还没开始给李宁带来赢利贡献,但业界人士看好李宁的多品牌战略。虽然整合和开发市场的难度甚大,但具备的后发优势不可小觑。
静观市场两年后,安踏收购国际品牌的步伐也终于迈开。2009年8月14日,安踏宣布与百丽国际签订收购协议,将收购百丽国际所持Full Prospect 85%股权以及旗下Fila Marketing全部股权,总斥资3.3亿元。Full Prospect拥有FILA中国商标,并负责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推广和分销Fila中国商标的产品。而Fila Marketing在香港和澳门经营十间零售店,销售FILA中国商标的运动服装、鞋类产品及配件。安踏因此获得FILA在中国商标的所有权、运营权以及相关的营销网络。
而另一知名企业特步也明确表示了收购意向。“拓展海外是集团发展的目标,收购是公司的一个策略。”中国运动服装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表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曾帮助特步上市的国际知名风投——凯雷正为特步引介潜在的收购机会,有望在2010年前收购一家国外品牌。旗下以Kappa为主要产品的中国动向,目前也传来在美国市场搜索新目标的消息。
丁水波说:“民企收购国外的品牌,随着自己品牌的提升,是完全可以做的事情。”但同时他也指出,收购成功的概率只有50%,因为收购不单纯是买品牌,还应该注意文化的融入等诸多隐性因素。
以安踏收购FILA为例,安踏下一步如何将这个国际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盘活,确实是个难题。
FILA品牌1911年于意大利建立,经过近百年发展,开发多元化的运动产品,已跻身世界高端运动品牌行列;但FILA在中国是块“烫手的山芋”。百丽收购FILA中国业务直至卖出,并没有赚到钱,公司整体业绩还受此拖累。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Full Prospect亏损553万元,2008年则扩大至3218万元。连同Fila Marketing的亏损,百丽过去两年在FILA业务上亏损超过4000万元。
尽管有评论说,是因为百丽在鞋类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到运动品牌的经营上;但一直关注这两家公司的中银香港分析师邢小羽认为,百丽擅长鞋类经营尤其是女鞋,在高端市场也有较成熟的分销渠道,但并未成功将定位高端运动品牌的FILA做起来。“相比百丽,安踏的分销商更没有优势去做FILA。”因此,人们对安踏接手FILA的态度并不乐观。
而对于为何收购亏损的FILA业务以及未来发展计划问题上,无论是对媒体还是机构投资者,安踏管理层均未能有进一步的明确表态。这也许正说明,安踏对FILA下一步怎么走还没有想好,还需要时间去规划这一棘手的品牌。
与安踏一样,2008年,中国动向在40天内完成了对日本Phenix株式会社的收购,当时Phenix亏损达1500万美元,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一次极为冒险的收购。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义红也表示,收购Phenix是一个没有退路的赌局。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对Phenix的整合效果仍不理想。“问题的症结在于前期的组织管理框架没有真正搭建起来。”陈义红请来一家跨国整合管理公司,帮助中国动向进行从区域性管理架构向跨国管理架构的转变。能不能整合好,对陈义红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市场:砸尽可能多的钱在渠道上
国内运动品牌陆续上市,说明其在与国际品牌的对抗中,竞争力已有了大幅提升。不仅如此,今年国内上市企业的中期业绩也令业界侧目。安踏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40.1%。李宁净利润增长41.6%至4.73亿元。中国动向净利润7.22亿元,同比增加9.9%。上半年特步实现营业收入16.7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3.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和20.4%。
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体育品牌在今年上半年无论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都表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而这一切的得来,与国内运动品牌重视渠道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当年安踏上市的招股书上就明确表明:此次募资,只有很少一部分资金是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而剩下的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品牌推广和扩大营销网络。其中,将有5.5亿资金开设特许国际运动品牌、零售店铺,并在中国主要城市开设运动城及安踏旗舰店。同时还将投资4.4亿元进一步扩充和提升安踏的销售网络。对于安踏而言,其销售渠道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运动文化大卖场时代。
9月29日上市的匹克,在上市前就曾明确表示,他们的目标同样是扩大市场。匹克总经理许志华说:“融资后,公司资金将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今年将新开1000家专卖店,国际金融危机会是我们从二三线城市进军一线城市的好机会,上市后的融资能够支持我们未来几年的发展。”匹克自2008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一线城市,目前在北京有20家专卖店。
361°方面表示,他们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帮助他们把终端店面拓至国外。
立足中国市场,是国内这些上市运动品牌成功的保证。今年上半年,安踏完成了全国6000家专卖店的建设任务,中国动向也在上半年新开了507家专卖店,总数达到3315家。其他如匹克、361°也都加快了在国内的开店速度,上市融资的很大一笔资金都用在了开设新的专卖店和现有店面的转型升级上。
李宁CEO张志勇说:“过去十年里,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包括国际品牌跟中国品牌,主要的发展驱动力就是开店,多开店。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前6位的品牌,总共零售店的数量超过34000家,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城市。”
包括李宁、安踏等在内,他们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力量最初都来源于国内二三线城市。这也是中国运动品牌发展的一个特有现象。毕竟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进驻早,消费者对他们的接受度较高,在国内品牌发展起步阶段,这些城市的市场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于是,有着更多人口的二三线城市成为他们被动但又相当幸运的选择。
无论是价位还是产品,国产运动品牌更容易被这些区域的消费者所接受,于是就出现了国内运动品牌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布局。事实也证明,真正广阔的市场也确实存在于这些区域当中。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当下,国际品牌略显单薄的市场构架明显缺乏国内品牌金字塔型市场布局的抗跌性,以至于在今年出现销售的“滑铁卢”。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国内运动品牌的良性发展。
然而,消费者对于运动品牌的需求毕竟是有限度的,众多企业的快速渠道建设,也无形中加速了市场的需求饱和。张志勇就认为,在中国差不多30%的城市,每万人拥有零售店的数量都已经过度饱和,如果企业仍然继续靠多开店的策略去支撑发展,显然面临重大问题。
- ·2016-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童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男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内衣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运动服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4-2018年中国童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快时尚服装市场竞争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男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服装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陶华碧的“老干妈”辣椒王国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梁小雷:“深藏不露”的低调船王
- ·扬子江“船长”徐镜人
- ·俞敏洪:最富有老师的创业故事
- ·黄光裕和他的430亿传奇
- ·刘汉元:四川的另一个饲料大王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