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服装产业的“长”与“短”
去年曾经做过一组福建企业的系列报道,一年过去了,福建服装企业在业界仍然是风头正劲,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后劲。
然而,福建服装产业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低成本竞争阶段,品牌运作尚未成熟,原始积累向正规化运作过程中,管理瓶颈如何突破?如何面对利润降低?
带着疑问,再次走进福建的泉州、厦门、福州等产区。
泉州是福建服装的代表地区,走在大街上,各个款式新颖品牌专卖店,不断吸引着外地的客商驻足、洽谈;在饭桌上、茶社里几乎谈的每一句话都离不开服装。
也许这就是这里长期形成的一种氛围,正因为有这种良好的氛围,才成就了这里服装业的迅速发展。
但,产业基地像一个人一样,既有长处,又有短处。“当前,福建服装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同样在强劲竞争力下暴露出了明显的劣势,这种劣势将是今后制约福建服装发展的挚肘。”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长”——集群完善
如果追溯福建服装为什么发展如此迅猛,人们可能会脱口而出:良好的产业集群地的优势。
不错,福建服装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厦门、晋江、石狮等地,这些地区不仅具有发展服装业的良好氛围,而且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如拉链企业、面料企业、商标印刷企业等相关企业。
飞凯路服装发展有限公司的建兴总经理对此最有感触:“我们的服装定位是运动休闲,对此要求的拉链、面料、商标都是要求时尚、运动,如果我们没有这些配套的企业,不要说出去寻求这些产品的费用,就是去寻找这样的产品耗费的精力就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很耽误时间”。
福建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管秀华对此说:“福建几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优势日渐凸显出来。泉州、石狮的男装与休闲装,福州的童装,厦门的女装,南安的针织服装,企业集中性很强,上游的面辅料供应也比较通畅。但只要发展得好,对整个福建省的服装产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而在今年的国际服装博览会上,泉州服装企业整体亮相CHIC,包括“七匹狼”、“富贵鸟”、“旗牌王”、“金犀宝”、“大帝”、“斯得雅”等20多家企业的服装品牌以近二千平方米的展位布阵。
“泉州有着很多自己的集群优势,比如拥有全国最大的休闲面料供应基地,服装配件供应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夹克衫、丝光棉T恤、西裤品牌和生产基地,拥有辐射全国的一流批发集散中心等等。泉州大板块已经拥有了进一步升级的巨大能量储备。”福建省服装协会会长周少雄说。
“短”——人才何觅
“柒牌”的创建人洪肇设是一个靠一把剪刀、一台脚踏裁缝机起家的晋江人。他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将一个家庭作坊变成现代化的大型服装企业,同“柒牌”一样,福建服装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企业主总体素质不高,管理层几乎都是家族成员。有不少的企业在初创阶段,由于资金、规模等条件的限制,是靠夫妻、父子或兄弟姐妹共同发展起来的。“劲霸”与“柒牌”同为全国双百强服装企业,集团董事长洪忠信是从父亲手中接过帅印继承家族产业。还有七匹狼、爱都等,都是在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之后,近几年才开始进行品牌建设的。但企业做大了,如何处理家族成员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处理外来人才和企业的关系,如何进行企业的品牌建设,成为企业老板最为头痛的事情。
的确,一旦企业规模大了,需要进行二次创业和品牌建设,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就不断的暴露出弊端。一方面,占据着企业重要管理位置家族成员的知识水平低下,管理能力不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却大权独揽,他们往往只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不顾大局,认为“企业是我家办的,我就是老板,我说怎么样就得怎么样”,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偶有较为开明的私企老板认为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却在人才引进后,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虽然给了一定的待遇却没有给足够的空间让其发展,使外来的企业管理人才为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受挫。比如,石狮的大帝服装发展公司在这几年内总经理已经换了5位,七匹狼今年的中层换了将近一半。
管理上诸多问题的出现,使企业开始进行品牌建设的时候,就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形成了发展瓶颈。
“长”——超强胆识
一个服装产量曾经排名位于全国23名的省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升到了现在的第5名。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于服装企业家的大胆开拓精神和强烈的品牌意识。这一点在记者的采访中深有体会。
在记者采访的几家服装企业之中,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意识非常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就主动邀请业内的专业人士,到企业为中层以上人员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为了提高企业运作品牌的水平,有的企业还出巨资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到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学习培训。今年年初,利郎拿出200万元让中层领导到清华大学培训。
福建服装的发展与服装企业家大胆的开拓精神是分不开的。为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更好打造品牌文化,许多企业老板承受着巨大压力,到各大媒体做宣传、积极地引进新的项目、花巨资找明星做品牌形象代言人等等。
“这些对于有的服装省份的企业家来说,想都不敢想,何况是做呢!”中国服装协会周绍宁说。
“短”——抄板设计
“为何福建有这么多知名服装品牌,却少有知名设计师,的确值得我们去思考。”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曾经说过。
的确如此,一家有名的服装企业的老板向记者直言说:“我们这里的服装企业,很少有正规的服装设计师,我们的服装产品要么是从服装设计流行书上模仿的,要么是从大商场仿制的。这其中,我们自己的设计元素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其实,福建服装企业的老板充当了一个“设计总监”的角色,往往设计部门依靠自己创意设计出来的款式不能通过,而老板却把市场上流行的款式拿过来借鉴,造成一家企业开发的一种新款式,上市没几天各专卖店、商场里就到处都可看到这款服装了,这样造成了服装款式的同质化特别严重。
一些企业老板更注重短线利益,市场上什么好卖就做什么,先赚了钱再说,这样东一榔锤西一棒,不仅加重了产品同质化趋势,更是难以形成自身产品的风格,也谈不上建设自己的品牌文化。
福建服装的品牌如此出名,却很少有像北京、浙江等地出名的服装设计师。哈德利品牌经理刘春艳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说:“首先是工作环境不是很好,没有像北京、上海那样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到这里工作,不被重用,待遇也不高。在这里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走人了。”
避免同质化,最主要的还是企业要做自己的文化,要有自己的固定设计风格。比如卡宾的产品,其他企业就不能模仿,模仿了也不好卖,因为它卖的是卡宾的品牌文化。再如七匹狼做双面夹克、柒牌做中华立领,其他企业也不好模仿,因为这些款式已经成了各自品牌的一种象征。
福建服装企业必须认清这种现实,当前服装品牌的竞争力源自产品本身,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最终就会被市场淘汰。加强培育本土化知名设计师,提高设计能力也是提升企业品牌的一种手段。
- ·2016-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童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男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内衣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运动服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4-2018年中国童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快时尚服装市场竞争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男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服装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陶华碧的“老干妈”辣椒王国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梁小雷:“深藏不露”的低调船王
- ·扬子江“船长”徐镜人
- ·俞敏洪:最富有老师的创业故事
- ·黄光裕和他的430亿传奇
- ·刘汉元:四川的另一个饲料大王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