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纺织 服装

两“振兴规划”重振东北纺织服装业

2009-03-06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两会期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案再一次被提出。这一次,概念性的提案少了,具体政策措施的提案多了。多年来,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形成的格局而言,东北就像它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一样,一直偏于一隅,不显山露水。但随着《纺织行业振兴规划》和《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双剑合璧”,却不能不让人重新审视东北纺织服装业在中国纺织服装版图上的新坐标。

  曾经的辉煌 现时的落魄

    东北三省,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的国有纺织企业也曾风光一时,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经过20多年的变迁,与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蓬勃发展的纺织业相比,东北纺织业已远远落在后面,甚至显得有些无足轻重。

  分析东北由“老大哥”变成“小弟弟”的原因,行业人士认为,东北的工业结构一向以重工业为主,纺织业由于受地域、地方政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发展一直不甚理想。同时,东北纺织行业的国有企业比重过大,且改革步伐偏慢,力度偏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与民营纺织经济迅猛发展的沿海地区的距离越拉越大。

  两个《振兴规划》“双剑合璧” 东北纺织服装工业奋起直追

  《纺织行业振兴规划》的通过,为“严冬”中的东北纺织工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去年底开始蔓延的金融危机,给东北地区的纺织工业也带来了冲击,主要体现在订单量的减少。但东北地区的纺织业在整个东北亚地区还是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中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东北地区纺织工业在进一步开挖东北亚市场这一块有一个很好的发展余地,同时也为自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进一步的改革步伐、加快重组提供了机遇。

  随着中央一些细则的出台,如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快技术改造。东北纺织行业可以借这个机会将落后产能继续淘汰,同时争取国家技改资金,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需要东北纺织人开动脑筋,通过前进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北地区的纺织工业,使东北地区的纺织工业名正言顺地成为东北亚地区纺织工业的核心。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关于“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的规划,无疑为东北纺织的再度腾飞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与此信息相关的是,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以来,以及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势,使人们对有着较好产业基础的东北纺织服装产业的关注度逐日提高。近年来,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资本不断注入的同时,东北纺织服装行业自身也在进行着不间断的产业提升与结构调整。

    面对亚麻行业传统优势的逐渐减退,黑龙江亚麻行业加快改制步伐,目前省内的亚麻纺织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兰西县近年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亚麻种植和亚麻纺织、编织产业,成效显著。按照规划,到2010年,一座集亚麻生产、交易、集散为一体的中国亚麻城将在此建成。据了解,黑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已将利用资源优势,做强亚麻行业,形成从亚麻良种繁育、种植,到印染、服装、科研、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正式列入省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黑龙江亚麻产业的重新崛起让人期待。

  大庆,驰名中外的“石油之都”。进入新世纪,为发展接续产业,大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大庆轻纺城的构想。工业园一期项目已于2006年完工投产,30多家发达地区品牌企业在此落户,轻纺城初具规模。他们的目标是在5~8年内使园区企业达到百家以上,年创产值达到100亿元,使轻纺产业成为大庆接续产业的中坚力量,建成东北较大的纺织加工基地。

  在吉林辽源,一座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的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正显示出勃勃生机。这个长江以北最大的袜业生产基地计划用5年时间,使年生产能力达到40亿双,占全国袜子市场的8.5%;产值达到120亿元,实现利润3.6亿元,税金4.5亿元。而这只是吉林纺织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吉林的棉纺、化纤等优势产业一直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其发展后劲日益显现。

  辽宁在东三省中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基础最好,发展前景也最为乐观。近年来,沈阳的棉纺、纺机,大连的服装,营口的纺纱、印染,丹东的丝绸等行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西柳纺织工业园、沈阳纺织工业园、大连纺织工业园等产业基地的兴建,以及沈阳五爱、西柳市场、沈阳国际纺织服装城等纺织市场也为东北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与贸易开辟了广阔的通道。在“十一五”规划中,辽宁纺织将以调整重组为主线,以服装业为龙头,以棉纺织业为基础,以印染业为重点,打造产业链,实现全省纺织工业全面发展。在政策扶持方面,辽宁省政府提出了“五点一线”的方针,在政策上、资金上、环境上促进行业发展。

  一切迹象都已表明,奋起直追的东北纺织业正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踏实前行。我们相信,在中国纺织业蓬勃发展,产业转移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未来东北纺织业的市场空间无限宽广。只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纺织重振雄风的日子就会到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