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服装

“江服”成服装“人才超市”

2009-03-25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与各大高校忙于推介毕业生仍难解决就业不同,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却“牛气十足”对用人单位采取“限招”:第一次到“江服”招聘毕业生的企业,只能限招50人;连年在该校招聘的企业,一次招聘毕业生不能超过100人。

  2009届近4000名毕业生,除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学生外,在去年12月上旬已被省内外企业选聘一空,其中近四成的学生进入了全国服装百强企业;在服装产业集群地,半数以上的服装品牌企业的设计总监或生产、营销主管都是该院的毕业生,被业界称为“江服现象”。

  找准定位艰难抉择从“扩”到“稳”

  在坚持办学特色还是追求办学规模上,“江服”曾有过艰难的抉择。2006年是“江服”发展的一个拐点,之后他们调整办学思路,提出走“内涵式、外向型、特色化”办学之路,办“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从扩张规模求发展,转向稳定规模求发展。从“扩”到“稳”,是一种从求“量”到求“质”的转变。

  2007年,学院把原定发展规模3万人调整为不超过1.5万人。这样一改,突出了服装特色、稳定了办学规模、明晰了办学目标,学校各类资源的配置就更充分、更合理了。学院把缩减办学规模空出来的近4万平方米的6栋学生宿舍,全部改造成实训基地,建设各类项目教学工作室、服饰模拟公司和服饰文化陈列馆,使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万龙认为,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既有总量问题,而更多的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很多高校专业趋同导致专业热门变成冷门,而“江服”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服装产业是大产业,服装专业是短线专业,服装人才供不应求,“江服”作为教育格局的重要补充,找准定位比扩大规模更重要,“专业只要办特办精了,就有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努力实现‘国内著名、业界一流’。”

  “五大覆盖”打造服装“人才超市”

  根据服务面向,“江服”紧紧围绕服装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往开设的国际金融、摄影摄像技术、园林景观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与服装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专业全部停办,形成了贴近市场、面向服装行业门类齐全的服装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所办的7个服装专业细化成35个方向,贯穿了服装设计、管理、陈列展示全流程,涵盖了服装鞋帽、毛绒玩具、宠物服饰等各类服饰装备,对应了婚纱礼服、童装、舞台装等市场细化要求。

  陈万龙说,现在服装行业细分很专业,我们每年都要走访服装企业,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开设专业,把学院打造成专为服装行业服务的“人才超市”。据介绍,服装陈列专业,就是学院走访企业后,了解到“专卖店”营销模式急需服装陈列方面的人才而开设的。作为目前国内服装类院校专业设置最齐全、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性高职院校,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能基本满足服装行业急需人才特别是个性化需求的“人才超市”。

  3月20日,副省长孙刚到该院调研,对其办学定位和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已形成了体系,专业设置做到了服装行业的五大覆盖:从头到脚、从穿到用、从设计到制造、从课堂到市场、从企业到学校的覆盖。”

  创新模式人才培养“项目驱动”

  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学院花巨资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入1520余万元,对图书馆、实训基地、工作室进行改造,使服装实训基地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米,并花巨资购进大型服装自动裁剪系统和智能悬输吊挂系统等现代化设备;还建成了目前我国规模较大、体系较健全的集收藏、展示、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服饰文化陈列馆。

  以就业为导向,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宁波雅戈尔、湖北美岛、江苏好孩子、共青鸭鸭等国内31家品牌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广泛涉及订单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培训、共建工作室与实习基地等多方面合作项目,按照市场需求,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

  按照市场需求及学生的兴趣与职业生涯规划来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有技能,人人有特长。目前,有各种项目教学班55个,全校仅06级就有3167名学生进入项目教学班学习。该院学生在全国服装设计大赛上能摘金夺银,毕业生供不应求,都得益于这种培养方式。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