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土服装品牌国际化之路不乐观
“中国服装业本土品牌的国际化之路不容乐观。”7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相继出席了中国百货业服饰业深圳论坛和2008中国国际女装论坛, 在演讲中他直言不讳地给热衷于国际化的中国服装业企业家泼了一瓢冷水。他认为,中国服装业本土品牌只有在完成了整条产业链的高效整合这个系统工程和在注重产品外观和功能的基础上给产品注入了独有的产品精神这两项工作之后,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但事实上,要做好这两项工作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一、中国长期以来在产业上缺乏一个产业链系统工程建设
一件产品从生产到最后出售整个产业链的流程总结为“6+1”,其中“1”是指产品生产,“6”则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等6个环节。郎咸平指出,许多中国产品在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仅仅占据了生产这个“1”的环节,获得的利润少得可怜,而整个产业链的“6”都在国外手中,丰厚的利润都落在了国外企业家手中。“拿芭比娃娃来举例说明。”郎咸平说,一个芭比娃娃在中国的出厂价为1美元,而在美国终端市场的售价约为10美元,中国在消耗了大量资源之后仅获得了产品价格的十分之一,而美国则轻轻松松地获得了中国厂家9倍的回报。
二、国际竞争已进入了产业链战争的时代
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劳动成本的重要性日益下降。拿芭比娃娃举例,在整条产业链上,芭比娃娃的劳动成本仅占整个产品成本的2.5%,而仅拥有劳动成本优势的中国服装业本土品牌,在如此的产业链的格局下,是不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
三、中国服装本土品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误区,一提国际化就想到要请大牌设计师,要创新,要差异化。
中国服装业本土品牌要参与国际竞争,灵魂是要高效整合整个产业链条,把它作为了一个系统工程来做好它,让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高效运作。
本土品牌的国际化在高效整合整个产业链的同时,还必须在注重产品外观和功能的基础上给产品注入独有的产品精神,这两者缺一不可,但中国几乎所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品牌都仅强调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而没有成功塑造产品的精神,所以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 ·2016-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粘胶纤维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涤纶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锦纶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彩棉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麻纺织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针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床上用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家纺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纺织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陶华碧的“老干妈”辣椒王国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梁小雷:“深藏不露”的低调船王
- ·扬子江“船长”徐镜人
- ·俞敏洪:最富有老师的创业故事
- ·黄光裕和他的430亿传奇
- ·刘汉元:四川的另一个饲料大王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