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纺企危机下迎信心支点
当2008年的脚步刚刚跨入12月,一直对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纺织业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波动,产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回调,海关总署的扶持新政……这一系列积极变化是否能成为撬动中国纺企的信心支点?
金融危机令出口纺企雪上加霜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纺织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那么到了下半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更让出口纺企感受到了雪上加霜的苦涩。
美国市场一直是中国纺织成衣出口的重要市场,支撑着众多国内纺织企业的出口贸易,美国纺织品贸易办公室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成衣共计138.3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3%。
更令中国纺织业不安的是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不仅打击了美国国内的消费信心,作为全球转口贸易的最大贸易国之一,美国经济的持续走弱也不可避免地拉低了全球经济走势。专家指出,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对我国纺织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美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缩水,二是造成全球市场的严重萎缩。
2008年9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首度跌破“10”的关口,随之而来的是,德国、英国等拉动欧盟经济发展的国家也相继出现经济萎靡的状况,消费需求明显下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面对的是全球市场的一蹶不振,出口增幅降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以出口贸易为生的中国纺织业开始步入严酷的隆冬。
中小企业危机四伏
生死考验一切都非常突然。10月3日,全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寿龙夫妇神秘失踪。随后,江龙控股的海外上市公司——“中国印染”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行情显示,股价已跌到当初发行价的1/10。无独有偶,华联三鑫(国内最大的纺织上游原料PTA生产企业)也在不久前全面停产,负债105亿元的华联三鑫已经陷于僵局。
今年以来,由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纺织业危机正四处蔓延,本就生存状态不佳的纺企许多都倒在了资金链前,特别是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在“钱荒”面前更是难以为生。
大连一家出口型服装企业的老板表情沉重地说:“融资难题已经困扰了我们很久。当前沿海中小企业的出逃、倒闭令我们心跳加速,这轮企业倒闭冲击波,我们不知能否躲过。”
这位老板的担忧颇具代表性。“当前我们的资金缺口十分严重,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也在加剧。”福建石狮飞达纺织有限公司经理张乐说,“公司的大客户主要是广东、浙江的外贸服装出口企业,服装企业接不到国外订单,我们是不能开工的。”
“去年我们从银行申请短期贷款还比较容易,100万元以内往往都能获批,但今年申请100万元,最多能贷出30万元,这还是针对信誉比较好的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一家规模中等的服装企业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资金紧缺的难题,他们现在只好走民间借贷这条路。
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痛苦的抉择,要么面对资金链断裂,坐以待毙;要么不得不背负高价融资成本来维持经营。
作强内需或许能成御寒棉袍
为了抗御严冬,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各出奇招。一方面,企业积累现金,固定资产投资趋于谨慎。第一纺织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完成投资1534.10亿元,同比仅增长13.1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3.15%,纺织投资实际已经回落到10年均值以下。另一方面,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进行人力成本的裁减,据30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中报显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均在下降。
在出口、投资两大拉动增长的引擎熄火之后,开拓内需市场似乎成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理所当然的方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7月份纺织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77%,高出去年同期0.78个百分点。但在消费旺盛的表象下,反映其销售价格变化的衣着类商品CPI指数却不尽如人意,这不禁让人担心国内市场的实际消费能力。
记者在北京的一家外贸服装店发现这里不止做外贸尾单服装的生意,也在帮一些主攻内销市场的厂家清理产品库存。店主告诉记者,现在经济环境不好,生意不好做,把货放在仓库里还不如便宜处理,让资金尽快回笼合算,为此,内销厂家的产品也在这里卖。
来自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也不容乐观。据统计,10月份,全国百家商场服装销售受气候以及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零售额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各类服装销量升少降多。其中,当季的防寒服下降29.3%,皮革服装下降35.66%,而去年同期,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却分别上涨了29.47%和37.17%。
北京著名服装企业绅士服装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宝力告诉记者,目前公司20%的外贸业务已基本停了下来,正在全力以赴拓展内销市场。尽管如此,国内市场的销售还是下降了7%。目前商家不停地打折促销,有的折扣已让到了五折以下,这就迫使厂家不得不卖一件亏一件。丁宝力说,折扣销售看来是无法回避了,只有再次转型,不断增加多渠道经营项目,如今公司开展了量体、团购等诸多特色服务,希望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营销利润。
内销市场空间越来越有限,转战内销的出口纺企要想分得预期的蛋糕恐怕也并非易事。权威人士分析,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乃至内需增速也必然放缓,而服装属于可选择性的消费,消费信心的下降必然影响到未来人们在服装上的支出。
强势企业逆市生存
近期一项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调研结果显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河北6省纺织行业中有2/3的企业在勉强维持着0.62%的利润,持续弱化的赢利能力迫使众多纺企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不过,并非所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都如此度日艰难,有些企业通过未雨绸缪的战略布局或积极超前的产业转型,甚至还迎来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春天。
12月初的一个傍晚,已是8点多钟了,杉杉西服生产车间依然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据介绍,他们今年的外贸订单已排到了明年的五六月份。另据记者了解,今年1-10月,杉杉服装运营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增加了26.08%和5.6%;国际市场份额也增加了20%。
作为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经济的代表,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在成本压力和大的经济背景下如履薄冰。然而,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却并未因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而束手无策,超前的战略转型使杉杉在危机来临之际应对自如,并收获了很多惊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刚告诉记者,我们结构调整进行得比较早,过去,我们有140余家外贸客户,现在只剩下30几家,大部分被淘汰。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是产业升级的结果。
郑永刚认为,目前陷入困境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些产品档次较低、企业自身正面临出局考验的企业。如果没有华尔街金融风暴,这些企业同样有被淘汰的危险。改革开放30年,中国纺织产业也需要升级,纺织服装企业在产业升级的结构调整中必然会呈现出优胜劣汰的局面。有竞争实力的企业通过结构调整,会凸显核心竞争力,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同为中国服装业领军企业的雅戈尔,今年的内销市场的表现尤其不俗。据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高介绍,今年1-11月内销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20%;利润同比增加了29%。在北京东单银街的雅戈尔旗舰店,记者亲眼目睹了其产品的热销场面。雅戈尔北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锋对此的解释是,品牌价值的提升,拉动了产品价格的竞争力,从而也为雅戈尔赢得了最佳利润空间。王佳锋认为,金融危机对雅戈尔来说,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换句话说就是雅戈尔已经迎来了兼并时代。
像杉杉、雅戈尔这样化危机为契机的企业还有报喜鸟、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等,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金融危机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有的企业长袖善舞,从国际舞台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同打拼,并依靠充足的现金流安心“过冬”。有的企业是在严冬中把握机会,积极开拓国外新兴市场。有业内人士称,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最残酷的生死考验期刚刚开始,只有巧寻出路,才能生存下来。
- ·陶华碧的“老干妈”辣椒王国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梁小雷:“深藏不露”的低调船王
- ·扬子江“船长”徐镜人
- ·俞敏洪:最富有老师的创业故事
- ·黄光裕和他的430亿传奇
- ·刘汉元:四川的另一个饲料大王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