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耐克优衣库

COACH耐克优衣库OEM撤离中国

2011-12-28 中国服装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总是与LV相依的COACH,给消费者留下了与LV同一档次的印象。“COACH虽然算不上奢侈品品牌,但是这一运作模式使类奢侈品COACH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品牌战略管理联纵智达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崔洪波指出。

  总是与LV相依的COACH,给消费者留下了与LV同一档次的印象。“COACH虽然算不上奢侈品品牌,但是这一运作模式使类奢侈品COACH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品牌战略管理联纵智达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崔洪波指出。

  COACH总是和LV比肩开店,给人一种顶级奢侈品的感觉。

  今年以来,不断传出外国品牌OEM因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从中国撤离的消息。

  今年五月份,美国品牌COACH宣布,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从中国转移50%产能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同时加大在华销售量。

  从2000年开始,不断关闭欧美工厂的COACH将九成以上工厂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如印尼、泰国及越南等地,开始了半机械化生产。财报显示,2001年,COACH的毛利率高达63.5%,2006年一度飙升到77.7%,虽然历经了金融危机,但COACH的毛利率没有再低于70%。LV的毛利率仅为62%,GUCCI的毛利率徘徊在70%左右。

  “我们正受到中国制造业工资急速上涨的影响。”董事长兼CEO Lew Frankfort说。Frankfort表示,将在今后五年内将COACH在华产能从占其全球产能85%削减到40-50%,并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工资较低的国家。与此同时,COACH计划3年内将在华销售量提至5亿美元。

  在中国即将赶超日本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同时,COACH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为提升在中国及亚洲的知名度,COACH也宣布今年年底之前赴港完成二次上市。目前,COACH在香港和内地各有9家和44家专卖店,2010年销售额1亿美元。

  总是与LV相依的COACH,给消费者留下了与LV同一档次的印象。“COACH虽然算不上奢侈品品牌,但是这一运作模式使类奢侈品COACH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品牌战略管理联纵智达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崔洪波指出。

  经营奢侈品品牌的福克斯控股董事长陆强指出,在LV、GUCCI等大牌旁边,有一家价格仅及大牌三分之一、时尚度又很强的品牌,COACH很容易吸引年轻白领。

  “奢侈品的欧洲情结极为严重。”对外经贸大祥琪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博士指出,一旦产业线延伸至亚洲等地,虽然降低成本,“但是品牌会面临核心价值被削弱的风险。”

  “即使有部分工序或者配件在中国完成,这些奢侈品中的大腕绝对不会大张旗鼓地对外宣称产品在亚洲制造,对于这一敏感话题大多选择沉默。”周婷告诉记者,COACH将生产线进一步转移至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周边国家,将会给该品牌的价值带来更大风险。

  另外,耐克日前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尚未披露全球生产基地份额的数据,但已经有媒体对此做出了预测——继2010年首次取代中国成为耐克第一大生产国之后,2011财年越南将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生产基地转向东南亚等相对低劳动成本国家,与此同时,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则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科研中心移至中国。这“一出一进”折射了中国经济何种现状?

  从2010年开始,“产自越南”的字样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耐克鞋专柜上。

  耐克运动鞋都是外包生产的。2010年以前,中国是其最大的生产国,但从2010年开始,越南“上位”,取代了中国的“老大”位置。耐克历年年报显示,2001年,中国生产了其40%的鞋,排名世界第一,越南只占13%;到了2005年,中国的份额降至36%,越南升到26%的第二位;2009年,中越以同样36%的份额并列第一;2010年,越南份额升至37%,超过中国的34%。

  据耐克公司网站介绍,运动鞋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企业必须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4%以内,才有竞争力。过去30多年,耐克的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最早设在日本;后来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此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1981年,耐克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权衡,选择了在中国生产运动鞋,直到中国2010年被越南超过。

  “长期以来,廉价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的加大,中国原有廉价劳动力优势渐失,很多企业开始把生产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地方。”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今后这种趋势会越加明显。

  从中国转出OEM的不只有欧美品牌。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日本各服装杂货企业准备降低在中国生产比率,将部分生产环节向东南亚转移。

  青山商事继越南、缅甸、柬埔寨之后,今年还将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委托生产。东南亚工厂主要承担缝制工序,所需布料仍从意大利和中国采购。良品计划3年后将把中国合作工厂从229家减少到86家,自中国采购比例从60%降低一半。家具杂货等木材制品也开始增加从东南亚采购。优衣库所属的迅销(Fast Retailing)公司计划从低价服装品牌G.U。开始,向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工厂增加委托生产,将目前中国以外20-30%的生产比例提高到50%。

  除转移委托生产外,一些公司也纷纷在中国以外设立新工厂。TSI控股旗下的东京STYLE投资10亿日元,自今年8月开始在越南建设新工厂。女装品牌Honeys今年秋天也将在缅甸新工厂开始生产。

  目前, 中国劳动力成本约为孟加拉国的5倍。缝制工序因主要依靠最新设备,无需过多熟练工人,开始逐渐向中国以外转移。当然,目前日本周边同时有能力承担缝制和织布工序的国家只有中国,因此,缝制工序以外的生产仍将继续主要在中国进行。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针对“中国制造”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过去十年“中国制造”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局面注定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优势。

  “企业生产正在转出中国,但这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宋颂兴建议,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延缓转型过程为高科技竞争作准备,否则会重蹈日本覆辙,“日本近20年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转型过快,走入了高科技、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都不足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