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鞋企面临涨薪潮 外迁或不可避免
从今年5月1日起,广东省调整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新标准平均提高21.1%。至此,珠三角的企业开始面临近30年来最严峻的“涨薪潮”。据了解,受本次“涨薪潮”影响,有七成企业被动加薪,有三成企业选择主动加薪。
人工成本增长过快,代工企业压力陡增
在江西赣州,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8万平方米的厂房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制。8月底,作为首家来到赣州的“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的电源生产线将投入使用。
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伟创力已经在中国拥有25个厂区,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在深圳、珠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园区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珠海斗门工业园,是伟创力目前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鼎盛时期有6万名员工在此工作。然而蔓延整个珠三角的“用工荒”和“涨薪潮”一直让管理层颇感压力。今年7月份,该园区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已经由935元上调到了1100元;同时日渐紧缺的土地资源也制约着珠海伟创力进一步发展。
相比之下,目前赣州的最低工资仅为660元,仅人力成本一项就降低了40%。伟创力珠海工业园副总裁付军表示,赣州工厂明年年初大约招1万名工人,另一个规模达3万人的项目也在筹划之中。
然而,伟创力不认为他们在赣州的项目是“外迁”,更否认企业因为面临加薪压力而投资转移。“伟创力企业主体在深圳、珠海等地,赣州只是整个生产王国中很小的一块。这是根据客户要求和我们发展的需求做出的局部的梯形调整。”付军说。
但正是由于这一小步“调整”,让珠三角代工企业嗅到了异样的味道。
继深圳富士康大举内迁之后,在东莞替惠普代工笔记本电脑的英业达在重庆的工厂预计11月进入量产阶段,而东莞另一家代工企业台达电子也与湖南达成协议,将在郴州新建生产项目……
“"涨薪潮"带来人工成本增长过快,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因工资支付带来的经营压力,我正考虑是否要往中西部迁移,反正厂房是租来的。”广东省开平市侪达制衣厂老板张毅生说,来料加工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占企业总支出的60%,目前生产40万件滑雪服的利润才相当于1998年生产6万件的利润,而新出台的最低工资标准一下子提升了约20%,使本已微薄的利润进一步压缩。他认为江西、四川等地劳动力比广东的便宜,交通还方便,有意转移到这些地方。
“对于很多广东企业来说,外迁属于扩张性外迁。”广东省外经贸厅认为,多数企业还是选择将企业总部及管理、研发、营销、财务中心留在当地,而将部分新增的生产能力外迁,真正将总部迁出珠三角的极少。
综合比较各种因素,向“外”转移难如人意
“最近创信调整了广州、深圳两地生产线员工工资,其中广州员工调整的幅度达到25%。”广东制鞋的龙头企业、广东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很明白,如果还要在广东保持庞大的鞋业生产规模,增加工人的工资必不可少。
吴振昌介绍,20年前,他给普通员工的月薪是200到250元。当时这些工人如果留在家乡,每月只能赚80元到90元,价差很大,所以工人愿意出来打工。而现在,就算他给工人1000元以上的底薪,也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了,因为内地的工资已经上涨了。
吴振昌1990年从台湾地区来到广州番禺设厂,是最早一批将生产线迁往大陆的台湾地区鞋商之一。他利用原先的接单渠道和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为耐克等一批大客户代工,在广州迅速发展起来。后来,他索性将台湾工厂关闭,将全部订单转移到了大陆。订单高峰期,创信曾有接近2万名员工,年出口额1亿多美元。而现在,他的制鞋王国保持万余工人规模,最少时只有工人六七千人。
鉴于目前珠三角的经营状况,吴振昌认为目前30美元以下的鞋子不适合在广州生产了,在广州、深圳等地的生产线应该生产更有技术含量、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样企业部分产能“转移”就成为必然。
但是,企业在向“内”转还是向“外”转的问题上,吴振昌有些犯难。几年前,吴振昌也开始代理一些品牌拓展内销,但进展并不顺利,目前还占不到公司销售额的10%,一个纯粹的出口代工企业要想转型做内销市场,难度很大。
吴振昌不止一次到越南及东南亚国家考察,希望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很明显。据他考证,目前越南的工资水平仅仅相当于珠三角的40%,其它东南亚国家平均不到珠三角一半,有些地方更低。而且在东南亚设厂可以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避一些贸易摩擦。
不过,向“外”转移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在东南亚地区水、电、运输、基础设施及生产配套等远远比不上珠三角,经商环境也远不如国内,” 吴振昌说。
究竟是走是留,还须仔细斟酌
同样在赣州,53岁的赣州华坚国际鞋城董事长张华荣却有一点留念他在东莞打拼的日子。
作为第一批到赣州吃螃蟹的广东商人,7年前张华荣从东莞来到赣州,建起了制鞋生产线。赣州的劳动力成本便宜,人均月工资要比东莞便宜300元左右,而且人手充足。赣州的水电成本也要低不少,每度电仅0.68元,而东莞的电价超过0.9元;赣州用水每吨0.9元,东莞则是1.5元。
起初,张华荣在赣州干得风生水起,但接下来他就发现了诸多的不如意。由于当地的产业配套不完善,绝大多数配件和原材料都得从东莞运过去,交通物流成本随之增加。“在深圳东莞运费只占生产成本的3%,在赣州至少在10%。”此外,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张华荣表示,珠三角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产业链。迁到外地,固然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但原材料配套成本也随之上升。而这两者抵消,他并没有感觉到成本上的轻松。
“目前珠三角企业加薪主要是市场弥补多年来珠三角外来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土地、能源及各种生产要素的紧张,都会促使部分企业向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转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现象。”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
对于很多代工企业来说,向内地转移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甚至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丁力举例说,广东中山一家休闲服生产企业转移到西南某省会城市,并在税收政策、土地、配套设施等等方面取得优惠,但企业经营过程中首先遇到麻烦的就是采购。为寻找一种袖口纽扣,采购部门跑遍周边几个县市,最后还是不得不从广东采购后运到企业。最后企业一算账,耽误的时间以及往来的运费等,使转移后的成本与在广东生产时相差无几。
丁力认为,从目前看,珠三角的确出现了单个企业“转出去”的现象,但还没有出现大规模“产业链转移”的趋势。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都不是孤家寡人,都需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而且企业的成本不仅仅只有劳动力成本,更有协作成本、物流成本及其它经营成本,在诸多制约条件下,企业是走是留必须谨慎,“转移”也许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留下来消化成本,就地转型升级,也许也能走出一条新路。
- ·陶华碧的“老干妈”辣椒王国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绵山寨主”闫吉英
- ·梁小雷:“深藏不露”的低调船王
- ·扬子江“船长”徐镜人
- ·俞敏洪:最富有老师的创业故事
- ·黄光裕和他的430亿传奇
- ·刘汉元:四川的另一个饲料大王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